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數量占總人口的一半有余,傳感器技術受到了廣大農業工作者的追捧。但我國的農業傳感器普遍存在故障率高、工藝粗糙、材料差、壽命短等問題,并且農用傳感器產業化程度底,產品性能不穩定,需要經常校正,消耗大量人力。因此眾多農業儀器最終變成了農業中的電子垃圾,近而影響到整個農業的生產效率。
根據我國農業傳感器的生產及使用情況,分析得出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了國內農業儀器的現狀。
首先我國農業傳感器的相關企業良莠不齊,即便大部分傳感器的核心元件依賴于進口,但不少廠商在外圍線路及封裝上的工藝還是相對毛糙。其次國內的溫室大棚行業總體起步也較晚,農業大棚內又經常處于高溫高濕的環境,安裝在大棚內的傳感器如果封裝技術不過關,傳感器的核心元件和電路板很容易受潮生銹,從而導致故障不斷出現,影響到精度和使用壽命。安裝在田地的傳感器也經常面對風吹日曬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化肥和農藥,由于塑料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失去原有的性能,很快便會脆化老化,嚴重影響了傳感器的使用壽命。
因此,在農業生產中選擇合適的傳感器非常重要,農業傳感器需要做到防水、抗腐蝕、耐高溫、防昆蟲和真菌,對材料的要求也非常高。例如陶瓷電路板傳感器。該傳感器還抗海鹽腐蝕,同樣滿足海水養殖的需要。陶瓷基板是目前最穩定的基板材料,熱膨脹系數高,廣泛應用于農業領域。